30噸啤酒廠設備糖化系統生產精釀啤酒時如何進行二次發酵。二次發酵是生產多種精釀啤酒常用的發酵方法,今天濟南中釀機械設備有限公司的小編就為您具體介紹一下啤酒廠設備生產精釀啤酒之后,如何對啤酒進行二次發酵吧。
在30噸啤酒廠設備糖化系統生產精釀啤酒時,二次發酵可通過以下標準化流程實現風味與穩定性的提升:

一、二次發酵核心目標
二次發酵旨在通過密封環境下的低溫緩慢發酵,使酵母繼續分解殘余糖分,產生更細膩的氣泡、柔和口感,同時提升酒體穩定性與風味層次(如酯類、酚類物質積累),賦予啤酒“鮮、活”特性。
二、工藝流程與設備適配
主發酵完成后的轉移
設備要求:使用30噸級錐形發酵罐(配備溫度控制、壓力調節及自動排壓系統),確保主發酵(7-10天,糖度降至4°Bx以下)結束后,麥汁原漿通過密閉管道轉移至二次發酵容器。
操作要點:轉移前需對管道進行75%酒精消毒,避免雜菌污染;轉移過程盡量減少麥汁與空氣接觸,防止氧化。
二次發酵容器選擇
橡木桶:適合傳統風格精釀(如蘭比克、野菌啤酒),通過木桶微孔透氣性引入天然微生物,形成復雜風味(如酸味、木質香)。
不銹鋼罐:適用于現代精釀,通過密封環境控制發酵參數(溫度15-18℃、壓力0.1-0.15MPa),保留純凈麥芽香與果酯香氣。
KEG桶:小型精釀廠常用,便于后續直接連接可調酒頭打酒系統,實現“從桶到杯”的鮮啤體驗。
二次發酵參數控制
溫度:低溫發酵(15-18℃)減緩酵母代謝速度,延長風味物質生成時間。
壓力:維持微正壓(0.1-0.15MPa),防止空氣進入導致氧化,同時促進二氧化碳溶解,形成細膩氣泡。
時間:后熟期3-6個月,期間酵母繼續分解糊精,降低啤酒濁度,提升穩定性。
風味強化技術
干投酒花:二次發酵初期添加香型酒花(如西楚、馬賽克),通過低溫浸泡(4-8周)釋放揮發性芳香物質(如里那醇、芳樟醇)。
水果/香料添加:在二次發酵中期投入櫻桃、覆盆子等水果或 coriander、橙皮等香料,通過微生物作用形成獨特風味(如櫻桃啤酒的果香、比利時小麥啤酒的香料氣息)。
布雷特酵母(Brettanomyces):可選添加,分解殘余糊精,產生奶香、熱帶水果香等復雜風味,但需嚴格控溫(18-22℃)防止過度酸化。
三、關鍵設備與技術支持
發酵罐設計
罐體采用304衛生級不銹鋼,內部鏡面拋光(Ra≤0.6μm),減少微生物附著;外部聚氨酯發泡保溫,確保溫度波動≤±0.5℃。
配備自動排壓系統(壓力傳感器+電磁閥),當罐內壓力超過設定值(如0.15MPa)時自動泄壓,防止爆罐風險。
溫控系統
采用西門子PLC控制柜,集成溫度傳感器與制冷機組,實現發酵罐溫度自動調節(精度±0.1℃)。
冷卻夾套采用彌勒板或螺旋換熱結構,確保冷媒(酒精水)與發酵液高效熱交換。
清洗與消毒
發酵罐使用后需通過CIP(原地清洗)系統進行堿洗(1%-2%氫氧化鈉,80-85℃循環20分鐘)→酸洗(0.5%-1%硝酸,60-70℃循環15分鐘)→終沖洗(無菌水至pH中性),確保微生物殘留≤10CFU/100mL。
橡木桶需定期用蒸汽熏蒸(100℃、30分鐘)或過氧乙酸(100-200ppm)噴霧消毒,防止雜菌污染。
四、質量控制與風險規避
微生物監測
每周檢測發酵液菌落總數、大腸菌群,若污染需立即排空罐體,用雙氧水(3%)熏蒸消毒。
通過酵母菌DNA指紋圖譜分析追溯污染源,針對性強化消毒措施(如過氧乙酸熏蒸+紫外線照射聯合處理)。
氧化控制
轉移麥汁時采用氮氣保護,減少與空氣接觸;二次發酵罐頂部安裝正壓差裝置(≥10Pa),防止外部空氣倒灌。
避免長時間開罐操作,取樣時使用無菌取樣閥,取樣后立即關閉并消毒。
風味穩定性驗證
后熟期結束后,通過感官品評(香氣、口感、余味)與理化檢測(酒精度、pH值、雙乙酰含量)評估啤酒品質。
若風味不足,可延長后熟時間或調整干投酒花量;若過度酸化,需提前終止發酵并過濾。
重大機遇:預計今年內出臺精釀啤酒標準和相關法規,新政策將接軌歐美現行政策,今后小型精釀啤酒廠灌裝啤酒可正式走向市場,精釀啤酒行業將會迎來健康發展的機遇!
濟南中釀機械設備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于一體的發酵裝備制造企業。公司總部位于美麗的泉城濟南,生產園區位于山東省德州市三唐工業園,公司始終致力于專業為客戶提供包括啤酒、果酒、葡萄酒、白酒、蒸餾酒等領域內的項目咨詢、工藝研發、應用化設計、裝備制造、工程服務、售后維護等一站式服務,您的滿意就是我們的追求。中釀設備出口美國、加拿大、德國、巴西、澳大利亞、北歐、非洲、南美等多個和地區。